推荐课程
期刊阅读
相关文章
文言实词推断五法
怎样区别一般动词与动词的使动
高中课本(1-6册)文言知识整理完
文言文翻译的十二点要领
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
从语法角度看文言文固定句型
训诂学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作用
高考文言选段的特点及对策
盐城中学文言文常见虚词与兼词
语文文言文:课内课外齐进 精读
 
 
关注高考 语文教案 教学文摘 写作专题 常用谚语 名言格言
 
 
 
您现在的位置: 爱学网 >> 语文频道 >> 文言文阅读 >> 文章正文
文言文的三种异读字 【字体:
文言文的三种异读字

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爱学网   文言文的语音部分,除了多音字的辨析之外,还包括异读字的问题。文言文异读字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 

  所读破音异读,传统上又叫“读破”。它是采用改变字(词)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词性和意义的改变。例如:“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贾谊《论积贮疏》)在这一句中,否定制词“不”修饰“雨”,可知这个“雨”字已经不再是名词了,而活用为动词,作“下雨”讲。所以,在习惯上把它读作“yù”,以表示和作名词的“雨”的区别。 

  所谓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例如:“子曰:“学耐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的“说”是“悦”的通假字,因此,就应该读成它所通的“悦”字音“yuè”, 而不能再读它的本音“shuō”了。 

  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我、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例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木兰诗》)此句中“可汗”是对我国北方部族首领的称呼,应读为“kè h;án”,而不要读为“kê h;àn”。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语言的约定俗成性,有些古音,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被废除了,并得到了大家人认可。如“叶公好龙”的“叶”是姓,古音读“shè”,由于大多数人都把它读作“yè”,现在已经读为“yè”了。作为地名和姓氏的“费”,古音读“bì”,但现在人们都把它读作“fèi”。对于这类字,要根据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编的《普通话异读审音表》的规定,凡是时令废除古音的字,一律要读今音。 

  以上说的文言文的三种异读字和我们通常说的多音字多义字是有区别的。多音多义字的音和义在千百年来早已完全固定下来,为大家认可,并经常运用,而这里所说的异读,则只表示在具体的文言环境中,某个字音、义的变化,因此,切勿把它与我们现在多音多义字混为一谈。

[1]

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爱学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