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习,我快乐:爱学网 高考语文说明对标点的考核要求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作为常用标点符号之一的顿号,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频频亮相。  1;、90年全国卷 但他们却喜欢仿造国外厂家的商标,冒充洋货,或者在商标上、包装上、说明书的图片和文字上印上些中文,甚至连一个中国字也没有。  2;、93年上海卷 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的姐姐、表哥、表妹、同学…… 等。  3;、 95;年全国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处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4;、 96;年全国卷 我校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楼,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5;、 97;年全国卷 今年春节,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 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以上五道高考题都考到了顿号的用法。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重新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对顿号的用法作了如下解释: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1)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2)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顿号属于句内标点,顿号是用在并列词语之间的,它所表示的是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并列关系。然而,在实际运用中,顿号的使用却常常出现错误,一些考生在答题中对顿号使用的判断也似是而非。大致说来,顿号使用的错误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概数用顿号。 例句(1)他每天必须步行七、八里山路才能到学校。 例句(2)哪天我记不得了,我只记得他离开时大约是早上五、六点钟,天刚刚放亮。 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无须停顿,中间不用加顿号。93 年高考上海卷的“十七、八个人”,95年全国卷的“三、四里”的错误正在这儿。! 二、分句之间用顿号。 例句(3)小王是我们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他是那样刻苦、勤奋、严谨、永远值得大家学习。 例句(4)赶快跑、赶快追!马上要抓住它了。 例句(3)其实是由三个分句构成,分句二与三之间应该用逗号,而不用顿号;例句(4)的“赶快跑、赶快追!”也不是词语的并列,中间应该是感叹号。97年高考全国卷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主谓俱全的短句,也不是句中词语的并列,中间不能用顿号,应改为逗号。 三、并列词语不同层次之间用顿号。 例句(5)他了解的著名诗人有战国时期的屈原、东晋的陶渊明、唐宋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例句(6)大前山中学的相声、小品、李家宅中学的哑剧、戏曲联唱、白门店中学的诗朗诵、课本剧都是这次比赛的优秀节目。 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使得句子脉络不清,应用逗号以显示层次。以上三例中“屈原”、“陶渊明”、“小品”、“戏曲联唱”后面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四、并列词语作谓语之间用顿号。 例句(7)她高兴地跳着、唱着。 例句(8)他衣着朴素、讲话平和、走路稳健。。 例句(9)我的大嫂美丽、聪明、贤惠。 以上三例中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五、并列词语作补语之间用顿号。 例句(10)她把房间收拾得整洁、明亮、美观,你一住进去肯定感到十分舒适。 例句(11)这是一种名贵的兰花品种,你看这株长得多么晶莹、明丽、娇媚。 以上例句(10)中的[1] [2] 下一页
我学习,我快乐:爱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