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课程
期刊阅读
相关文章
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类题目解题
高考作文:开头技巧
高考作文:结尾技巧
高考作文:结构技巧
高考作文:语言技巧
高考作文:创新技巧
高考作文:如何使文章符合文体
高考作文:如何使文章内容充实
高考作文:如何使文章感情真挚
高考作文:如何使文章形象丰满
 
 
高考语文 中考语文 语文教案 教学文摘 习作赏析 作文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爱学网 >> 语文频道 >> 高考语文 >> 文章正文
高考作文:拟题技巧 【字体:
高考作文:拟题技巧

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爱学网


  金牌教练精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则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标题就像一壶好茶,香气越芬芳,招引的顾客就越多。一个靓丽夺目的标题能迅速激发阅卷老师的好奇心,扣住读者的心弦,也能为作者行文提供一个明确的中心点。所以,“题好一半文”,要闯过高考作文关,使阅卷老师对你的作文一见心动,拟题好坏举足轻重。一个好标题的诞生,有的是精雕细琢,有的是妙手偶得,有的厚积薄发,有的灵光乍现,考场作文拟题则必须掌握一些创新技巧。
  拟题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体裁出发,做到准确、简明、醒目、新颖。这就要求考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与媒体中有特色的语句。如引人注目的美伊战争,广州某报曾经发表了一则《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评论,这个标题就是巧借了柳永的词。
  当然,标题也只是文章的眼睛,与全文的内容相比,只是个“引子”而已。但是,没有好“引子”,读者、老师就懒得往下看。作为应试作文,这势必会影响到考生的命运。所以,广大考生在紧张的考场上,千忙万忙也不要忘了给拟题留一点时间,不要到交卷时才匆匆写下题不对文、大而无当或毫无特色的标题。尤其要注意避免一个容易犯的错误——不写或忘写标题,那失掉的将不止是表面上扣的两分。
  好的标题,首先应该切合话题,显示审题立意的准确。
  好的标题应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应该独辟蹊径。应该小而巧。这里有三位考生拟的文题:“昭君的选择”“谁知红颜为江山”“干载琵琶作胡语”。这三个标题都是对昭君出塞的一种重新审视,可谓标新立异。第一位考生的文章记叙昭君深明大意。主动选择出塞的故事,歌颂昭君崇高的品质。第二位考生的文章是对“红颜祸水”观点的反叛。第三位考生的文章是写昭君心灵发人深省的歌唱。
  标题应该讲究语言的锤炼,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使文题新鲜活泼,言简旨远,美不胜收。我们看看三位考生的标题:“选择,是心灵的歌唱”“西部山水西部人”“站在心灵的十字路口”。第一个文题用了比喻,活泼新鲜。第二个文题用了反复,有整齐匀称美。第三个文题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好的标题应该优雅,有文化品位。拟题时,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借用诗文名句,也能使文题生辉。
  
  技巧1:物象点染
  就是选取生活中震撼过自己心灵的物象,并从声音、色彩、形态、情感等方面进行点化,以色彩鲜明、情味浓郁、动感强烈,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物象作为标题。如,2006年高考上海考生拟写的“流泪的日记本”“滴露的康乃馨”,河北考生拟写的“别让雨下进灵魂里”等。
  这样的题目能够点染全篇,在物象的个体身上投射作者的情感、观点、好恶。
  
  实例借鉴
  樱桃红了
  河南一考生

  去年春天的一个清晨,我家门前的樱桃树第一次开了花,美丽极了。
  那天,我穿着新式检察官服,第一次参加提审犯人。
  没想到还真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怎么是你,玲?”我脱口而出。我实在没有想到,我第一次审问的对象竟是我高中时的同桌——玲。
  上学时,玲对我很好,每年她家樱桃红的时候,她总是一大早就捧着樱桃在我上学必经的路口等着我。那艳如红玉的樱桃留在了我记忆的深处,那是我对玲的甜美回忆。
  而今相逢,我们竟然近在咫尺却身处两个世界里。
  毒品的侵蚀,已让玲的眼睛变得混浊,干裂的嘴唇透着青色,再也没有了昔日的神采。看着可怜的玲,我一句也没有再询问她,从头到尾都是老赵一个人问的。我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玲手捧樱桃的笑靥和那张痛苦的脸却总是在我的脑海里交替浮现。
  后来,玲被拘役5个月。出狱那天,我去送她,把手机号告诉她,叮嘱她稳下来给我打个电话,并说:“玲,我家也种了一棵樱桃树,等樱桃红了,我也送樱桃给你吃。”
  玲没有给我打电话,一切都像门前树上的樱桃花一样随风飘散了。
  今年春天里的一天,翻开卷宗,我再一次惊呆了。因为玲的名字又出现在我的眼前。她是这起绑架案中唯一在逃的犯罪嫌疑人。
  一天傍晚,我正坐在窗前看着雨点打在开满樱桃花的树上,电话响了,是玲打来的。“我该怎么办呢?……”她抽泣着说。“你只有一条出路,回来吧……或许,等樱桃红了……”电话的那端忽然没有了声音,玲的声音最后听起来细如游丝,我拨她打来的手机号码,却无人再接听。
  樱桃花落了,露出一个个绿豆大小的青樱桃。我忽然发现门前树上远远看去已经一大片红了,我从树上摘下几颗樱桃,我要把它们送给昨晚已经回来自首的玲。
  樱桃红了。
  
  名师点拨
  这是一篇匠心独运的散文。“樱桃红了”是文章的标题,又是贯穿文章始终的一个美丽的物象,且有耐人寻味的象征意义。仔细品读全文,“我”不就是成熟的“红樱桃”吗?初次审问的对象是“我”高中时的同学玲,“我”是那样的动情和不安,竟一句也没有审问,因为“我”还是一小朵初绽的樱桃花。而今接到玲的电话,我是那样的沉稳坚定,同学之间感情犹存,但它已经丝毫不再影响我对事物的判断。标题牵动全篇,而又韵味深远。

  
  技巧2:画龙点睛
  任何一篇文章的题目都绝非信手拈来,它应该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果。古人将拟题比作“画龙点睛”,龙虽画得栩栩如生,但是要让它真正地腾飞,还需要一双“明眸善睐”的眼睛。
  “画龙点睛”就是用概括、点化、升华文章主题的方法拟写文章标题,语言精粹,切中肯綮,并能给文章增加灵动的色彩。如,2006年高考黑龙江考生拟写的“书香盈满人生路”,甘肃考生拟定的“绿化心灵”,山东考生拟写的“美,距离的忧伤”等。
  
  实例借鉴
  守护心灵的明镜台
  河南一考生

  是什么时候,“人之初,性本善”的歌谣遗落在烈烈的西风之中?
  是什么时候,“与人为善”的美德褪色成发黄的书页? 是什么时候,菩提寺里的“暮鼓晨钟”声不再激起心灵的涟漪?
  失落了泪珠的人们的心开始沙化……
  有一偈子云:“身是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然而,菩提树繁华尽逝,明镜台亦非明亮。
  原始森林鸟兽的哀鸣唤不醒残忍的人们,猎枪依旧;圣诞节的烛光里竟传来战机的轰鸣,令人悚然;失去自由的动物园里的熊也难逃劫难,使人震惊!
  孩子会唱着“小鸟小鸟我爱你”然后“幼稚”地把鸟儿锁在笼子里;路人已经对马路上行乞的残疾人不顾一眼,故作文明的人们谓这曰“骗子”;失学的儿童学会了用怀疑的目光打量“善意”的捐助者。
  究竟,人类是在进步还是在退化?
  人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迷失了自我,可为什么还在寻寻觅觅。在寻找着什么?人类大阔步走在新世纪时为什么还不时地回望过去,去找寻失落在历史深处的心灵“佛光”?是否人类在丢弃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后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力不从心?
  回来吧,迷途的羔羊。
  归来吧,“佛心”不死的人们。
  让我们用悔的泪水擦亮心灵的明镜台,然后静待菩提甘露的降临。
  古老的歌谣再度响起;
  发黄的书页又现光泽;
  碧海青天,风激水面;
  圣歌渺渺,仙乐悠悠,严冬之后,又是春天……
  
  名师点拨
  标题闪亮动人,用“心灵的明镜台”昭示善良的人性、美好的品德,并能彰显文章的主题,画龙点睛,精彩灵动。作者阐述自己对人性的深层思考和对人类文明的深刻反思,省察人类社会“道德退化”的现实,热切地呼唤人们“用悔的泪水擦亮心灵的明镜台,然后静待菩提甘露的降临”,呼唤人类善性的回归,呼唤人们尽快绿化心灵的荒园。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精彩内容    尽在爱学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