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网——我学习,我快乐 如长虹卧波,似玉带横陈,又犹如一条漂浮在水面的白色练带——这,就是桥。古城绍兴桥桥相连,五步一登,十步一跨,是由桥架起的“桥都水城”。 一 十八世纪末,有位法国传教士曾把古城绍兴喻为东方威尼斯。这也算是名副其实吧。 ——江南的水乡泽国,到处都是水灵灵的,好像空气、泥土、草木都能捏出水来。然而,绍兴又怎威尼斯堪比?“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桥水纵横”,“垂虹玉带门前事,万古名桥出越州”。这是多么的诗情画意!当乘船穿梭于桥洞间,从一幅迷人画前到另一幅,就没有穿越仙境、穿越时空之感?当拾级登桥时,吸汲着碧水浩波的灵韵,就没有置身仙境,飘飘欲仙之感? 纤纤细流,张张桥网,怎一个美字了得! 二 绍兴——水乡。 湖泊棋布,河流纵横,涨则为天,风则为波,净则如练,莹则如磨。在这“水权当道”的城市,无桥怎行?于是,桥梁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出门见桥,上街过桥,乘凉上桥,嫁娶穿桥……不知不觉中,桥,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人、桥早已产生了一往情深的默契……人们在桥无言的陪伴下嬉笑、哭泣;桥在人们无声的赞美,无限的依赖中快乐地存在…… 熙熙人群,默默桥梁,怎一个依字了得? 三 绍兴自古多桥。据清光绪十九年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其时府城面积为7.4平方公里,而桥有229座!平均每平方公里有31座! 绍兴,俨然是一座虽历沧桑却不失铿锵的“桥的博物馆”。唐代的纤道桥,宋代的八字桥,明代的太平桥,清代的泾口大桥……或精巧别致,或粗犷本真;或轻盈飘然,或典雅凝重……衬上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桥饰,一联联荡气回肠的桥联,一座座清秀可人的桥亭,更令人叹为观止,浮想联翩。 这古桥,展示了每朝每代的璀璨文化;它是历史的风帆,史记的插图!古桥无言,但它何尝不以神秘的语言向人们吐诉着饱经沧桑的经历?何尝不以特殊的方式记录着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迹? 悠悠历史,座座古桥,怎一个深字了得! 四 桥以人名,人以桥传。许多桥名的背后,都孕育着美丽的故事。 “题扇桥”,因传王羲之在此给卖扇老妪题扇而得名;“春波桥”,乃据陆游怀念唐婉之诗“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而得名;“孟宅桥”则是为纪念太守孟尝而建…… “桥梁是一国文化的见证”,茅以升先生曾说过这句话。是啊,绍兴从古到今,涌现出大禹、勾践、秋瑾、鲁迅、蔡元培……众多的名人,又何尝不是从生命之水中孕育出来,从精神桥梁上走过的呢? 代代伟人,串串桥链,怎一个壮字了得! 五 桥,从古至今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仍顽强地走到了今天,且仍保持着它不朽的气度! 从木桥、石桥,到现在的钢筋水泥大桥;从横溪小桥到如今的跨江大桥;从人们自行搭造到现在科学设计建造……它岂不是有力印证了科技、经济的发展? 在如今势不可挡的经济发展潮流中,更需要诚信、信任、友好这些强有力的桥梁作为支柱,让这滔滔江水奔流到海。 蓬勃经济,精神桥梁,怎一个神字了得! 桥,是绍兴古城的一大绝唱,她显示了水乡泽国的旖旎风光;她反映了绍兴人民的清纯朴素;她记载了绍兴古城的骄人历史;她造就了绍兴层出不穷的伟人;她更在经济和社会演变中永垂不朽! 桥——绍兴的名片,绍兴的全能名片! (指导教师 彭玉华)
爱学网——我学习,我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