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课程
期刊阅读
相关文章
克服自卑心理
旧照片里的爱
爱情备忘录
行走的花瓶
婚姻千金方
爱情创造的奇迹
包在荷叶里的月光
低调,是另一种智慧
机会青睐第一排
挨 骂
 
 
|
心理频道首页
|
职场心理
|
婚恋心理
|
网络心理
|
青春期心理
|
教育心理
|
心理故事
|
  心理词库 研究报告 心理论文 经典实验 心理学家    心理疾病与治疗
 
 
  您现在的位置: 爱学网 >> 心理学频道 >> 儿童心理 >> 成长历程 >> 文章正文
虐待是心理障碍的表现 【字体:
虐待是心理障碍的表现

《伴侣》2009年第09期

爱学网:使学习变得更轻松

  一位妈妈反映,最近她的孩子染上一种“怪癖”——虐待家中的小动物,不是把小狗的腿打断了,就是把小猫的毛烧着了。她非常担心孩子长大后性格会变得凶残,可就是不知该如何办才好。 

  有关儿童心理学专家认为:儿童虐待小动物的行为实际是孩子心理障碍的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发泄心中郁闷、缓解紧张情绪的一种方式。人具有攻击和破坏的本能,当他遭遇心理压力和挫折境遇时,就可能重新激发他的侵犯动机,出现攻击性。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原因而不能对侵犯者还击时,往往会找一个替罪羊发泄一通。 

  专家认为,孩子的精神压力一般来自于以下三方面:   

  1、对新环境新生活的不适应;

  2、学习压力转化为攻击行为;

  3、家教过严造成孩子心理紧张;四是家庭不和,孩子感受不到父母亲的温暖。 

  纠正孩子虐待小动物的“怪癖”,专家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明确造成这种不良行为的原因,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去减轻、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加强爱心教育。比如:讲述小动物的可爱,动物对人的益处,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来引导孩子友善地对待它们,激发孩子对小动物的热爱和同情心。 

  3、不仅在物质上,更要在精神上给予孩子关心和爱护。比如:学习方面的困难、同学之间的交往、个性发展的需要等等。 

  4、对少数虐待动物成“癖”的孩子,可以给予批评教育,使他们明确认识自己行为的错误。有些孩子虐待小动物,是想用欺强凌弱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能耐,对此父母更应应从严教育。要奖惩分明,在使用惩罚时,要首先使孩子明白为什么受惩罚,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爱学网:使学习变得更轻松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