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课程
期刊阅读
相关文章
在高校心理咨询室回望高考制度
静心、客观、调试--六字“心诀
高三学生复习阶段如何攻克“心
考场内外都需注意--盘点2005高
直面高三学生十大困惑:厌学严
高考生提前出现焦虑情绪 心理专
心理咨询师手记:高考让他们一
如何消除高三生亚健康状态--四
连续发生学生自杀事件后的“审
小动静造成大困扰--四招搞定高
 
 
  心理词库 研究报告 心理论文 经典实验 心理学家    心理疾病与治疗
 
 
  您现在的位置: 爱学网 >> 心理学频道 >> 网络心理 >> 文章正文
单身网虫可能患性心理障碍 【字体:
单身网虫可能患性心理障碍

我学习,我快乐:爱学网    网络性心理障碍是患者往往没有一定的理由,而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因特网上,持续地聊天、浏览,以致影响工作质量,降低生活质量,并损害身体健康,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等。该病的典型表现包括: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和滥用药物等等。
  
  在网络性心理障碍的早期,患者先逐渐感受到上网的乐趣,然后上网时间不断延长,由此出现记忆力下降。有些患者晚上起床解手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打开计算机到网上“溜达溜达”。开始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后来发展为身体依赖,表现为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和食欲不振,上网以后精神状态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该病晚期,患者出现与生理因素无关的体重减轻,外表憔悴,每天连续长时间上网,一旦停止上网,就会出现急性戒断综合症,甚至有可能采取自残或自杀手段,危害个人和社会安全。
  
  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发病年龄介于15岁-45岁之间,男性占发病人数的98.5%,女性占1.5%,20岁-30岁的单身男性为易感人群。这种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涉及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因素两方面。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起因应追溯到口唇期,婴儿通过哺乳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并保留了对代表母爱的温暖、关怀、安全等美好感觉的回忆和思想,而患者通过上网,重新获得这种从口唇期结束后就似乎消失而又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满足感。成年后,受到挫折如工作上的失落、社交恐惧、失恋等,为了寻求解脱,而沉溺于网络之中。
 

我学习,我快乐:爱学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