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课程
期刊阅读
相关文章
在高校心理咨询室回望高考制度
静心、客观、调试--六字“心诀”赢高考
高三学生复习阶段如何攻克“心魔”
考场内外都需注意--盘点2005高三心理九大症结
直面高三学生十大困惑:厌学严重 逢考就慌
高考生提前出现焦虑情绪 心理专家为学生支招
心理咨询师手记:高考让他们一直痛到大学
如何消除高三生亚健康状态--四种办法全搞定
连续发生学生自杀事件后的“审视”
小动静造成大困扰--四招搞定高考复习干扰
 
 
  心理词库 研究报告 心理论文 经典实验 心理学家    心理疾病与治疗
 
 
  您现在的位置: 爱学网 >> 心理学频道 >> 犯罪心理 >> 文章正文
犯罪心理专家应介入案件审理 【字体:
犯罪心理专家应介入案件审理

爱学网——我学习,我快乐

   沈氏兄弟连环杀人案在社会上引起极大震动,罪犯作案手段之残忍实在令人震惊。对于这类极端恶性犯罪,社会犯罪学应怎样进行分析和应对?9月3日,记者独家采访了河北省教育法制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犯罪心理学研究会会员刘向宏。  
  脱离正常行为轨道

  分析沈氏兄弟的行为,刘向宏说,可以肯定,他们远离了普通人的正常行为轨道,心理上有变态倾向。按照推断,犯罪嫌疑人在杀害第一个人之后,便突破了心理的预值,突破了普通人对暴力的心理承受上限,不再有恐惧感,这不仅是对法律的畏惧,更多的是突破心理的底线之后,实施犯罪的自我心理阻力大大减弱。

  至于他们为何把女性定为侵害对象,刘向宏推想,是不是因为第一次为女人杀人后,没有得到预期补偿,从而把不满和愤恨迁怒到女性身上?

  挖掘犯罪的心理潜因

  这只是一个推断,刘向宏认为,让犯罪心理学家参与到侦破和预审的过程中,对于分析犯罪的根本动因和预防犯罪的作用非常大。但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引起重视。

  公安破案时,一贯注重实际侦破而忽视对犯罪心理的剖析。事实上,对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应让犯罪心理专业人士对罪犯进行心理诊断,挖掘他们犯罪的心理潜因,这对预防此类犯罪非常宝贵,而且对以后侦破此类案件更是至关重要。

  “特别是变态犯罪,如果按照常规的思路去侦破,就会走很多弯路,如果把犯罪心理学融入到刑侦工作中。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普通案件恶化,使犯罪在初期阶段得到化解,而不是走向极端。”

  小案件也要及时侦破

  另外,刘向宏特别向基层公安工作者提醒:不要忽视小案件。一些小案件经常被一拖再拖,这样会使小案发展成大案,而且还会失去一些重要的侦破线索。在沈氏兄弟连环杀人案中,假设当初警方对第一起强奸案及时侦破,对嫌疑人及时处理,就不会有沈氏的第一次杀人,那么以后这10多名女性可能就不会受到杀害。

  “及时惩罚比加重惩罚效果要好得多。”刘向宏说,这是很多国际犯罪学专家经过大量考察后得出的共识。


 



爱学网——我学习,我快乐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