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课程
期刊阅读
相关文章
航空安全文化评估新进展
应激对记忆影响的脑科学研究及
心理暗示: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
学会认同孩子的感受
心理寓言:独一无二的玫瑰
心理寓言:蜜蜂与鲜花
心理寓言:螃蟹、猫头鹰和蝙蝠
心理寓言:小猫逃开影子的招数
心理寓言:把一张纸折叠51次
心理寓言:孩子在为谁而玩
 
 
  心理词库 研究报告 心理论文 经典实验 心理学家    心理疾病与治疗
 
 
  您现在的位置: 爱学网 >> 心理频道 >> 职场心理 >> 文章正文
兴趣与职业的利害关系 【字体:
兴趣与职业的利害关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我学习,我快乐:爱学网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对于已经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却有可能在兴趣中迷失。因为职业发展除了兴趣之外,还必须具备很多职业素质,诸如坚忍、细心、有责任感…

  在同一层面上遭遇麻烦

  高婷只有23岁,打扮时髦、充满活力,然而坐下之后却止不住地叹气。没等我开口,她就开始了一连串充满焦虑的诉说。

  高婷在校读的是文秘大专,刚刚毕业两年多,已经换过四家公司,她说,自己的每份工作都不如意,都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我在高考选专业时犯了个错误。我父母认为,女孩子就应该干点轻松的工作。我那时成绩平平,对学什么根本没多考虑。但现在我挺后悔的,对这个专业没兴趣。”

  她对文秘专业的失落来自她的前两份工作。毕业时进入了一家事业单位,做行政秘书,每天就是接电话,管理办公用品,订会议室等。“在别的同事眼里,我是个打杂伺候人的,这种感觉真没法忍受。”因此干了不到三个月,她就辞职了。

  她又来到一个商贸公司做办公室秘书。高婷以为这回的工作更商业化一些,也许更有意思。没想到做了几个月,和头一份工作感觉差不多,让她对文秘工作彻底失去了兴趣。

  “我的理想是干一份能体现个人价值,并且值得努力奋斗的工作。只有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才能带来这些,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充满激情地不断创造和发展。”

  高婷特别羡慕影视作品中的那些整天身着职业装,带着笔记本电脑“飞来飞去”的商业女性形象,渴望自己成为那样的人。“我想,也许我适合干销售?我性格外向,喜欢和人打交道。而且销售很锻炼人,如果做好了,就等于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经过努力,高婷终于在一家营销企业做起了销售代表。而这家公司的销售业务中,有相当多的内容也需要通过电话销售来积累客户,尤其对于新手来说更是如此。开始一两周,高婷觉得挺有意思,但时间稍长,她感到了日复一日的枯燥和巨大的压力:

  “我每天又陷入大量的电话之中,说着同样的话,重复同样的内容。而且,推销就可能面临着客户的拒绝,每打一个电话之前都要鼓起相当大的勇气……真让人难受。”

  那一阵,每天早上,高婷一睁眼就会想到被拒绝的沮丧感,和堆积如山的销售任务,让她根本没勇气起床。在连续迟到几天后,高婷再次提出辞职。她的理由是:一份连起床都不能按时的工作一定不适合自己,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高婷后来琢磨,还是先掌握一门技术,然后再向商业领域发展。她用四个月的时间考了MCSE认证(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然后通过亲戚介绍,进入当地移动公司做计算机维护人员。机房的工作不忙,可以学到很多计算机专业知识。但高婷依然不满意,因为在机房维护机器,平时接触的就是四五个人,再加上倒班制,通常每天只有她一个人上班,跟别人沟通的机会很少,几个月下来,高婷觉得很压抑。

  “我本来挺外向的,可现在都快不会和别人说话了。如果再这样下去,我担心自己在沟通上会出问题。眼看着我毕业都两年多了,一点发展也没有。我不想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尝试了这么多工作,都没有我感兴趣的。希望你能告诉我,我的兴趣究竟是什么?”

  从高婷的倾诉中可以看出,她两年多换了四份工作,每份工作之间的衔接毫无逻辑,这缘于当工作中出现不满时,高婷总是将问题归因于对某一个工作没有兴趣。她用变换工作来解决遇到的压力,结果是压力无法解除,反而在同一个层面上不断重复遇到的麻烦。

[1] [2] [3] 下一页


我学习,我快乐:爱学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