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课程
期刊阅读
相关文章
在高校心理咨询室回望高考制度
静心、客观、调试--六字“心诀
高三学生复习阶段如何攻克“心
考场内外都需注意--盘点2005高
直面高三学生十大困惑:厌学严
高考生提前出现焦虑情绪 心理专
心理咨询师手记:高考让他们一
如何消除高三生亚健康状态--四
连续发生学生自杀事件后的“审
小动静造成大困扰--四招搞定高
 
 
  心理词库 研究报告 心理论文 经典实验 心理学家    心理疾病与治疗
 
 
  您现在的位置: 爱学网 >> 心理学频道 >> 经典实验 >> 文章正文
一只狗的绝望体验 【字体:
一只狗的绝望体验

我学习,我快乐:爱学网

文章来源:《心理辅导》杂志

  你体验过绝望的感觉吗?那是一种极端无助的感觉,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逃脱的感觉。绝望者是痛苦的,因为他无法改变目前的处境:绝望者是悲观的,因为他已经不再去尝试努力了,他只能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绝望是怎样产生的呢?请看下面一个经典实验。
  实验过程
  1975年,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狗做实验,生动地演示了绝望心境形成的过程。
  塞里格曼把狗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
  程序一:先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是狗无法逃脱的,里面还有电击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实验者发现,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仍然发觉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了。
  程序二:随后,把这只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当把经过前面实验的狗放进这个笼子时,实验者发现它们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的痛苦,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它们连试也不去试一下。
  而把对照组中的狗,即那些没有经过前面第一个程序实验的狗直接放进后一个笼子里,却发现他们全部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
  对结果的解释
  这个实验所产生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习得性无助"。后来有很多学者采用其它动物进行重复实验,均得到了与上面相同的结果。
  当然,我们不能用人来做这种残酷的实验,因为它对人造成的心理创伤也许是无法恢复的,这不符合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准则。但是,如果我们观察现实生活中的那些长期经历失败的儿童,久病缠身的患者,无依无靠的老人,会发现他们也会出现习得性无助的特征。事实上,当一个人发现无论他如何努力,无论他干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时,他会觉得他控制不了整个局面,于是,他的精神支柱就会瓦解,斗志也丧失了,最终会放弃一切努力,并陷入绝望的心境之中。
  这个实验的结果在心理学界引起了相当大的影响。因为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意志消沉,正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防止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呢?
  进一步的研究
  塞里格曼又重新设计了两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1、让狗在接受"无法摆脱的电击"的实验之前,先学会如何逃脱电击。方法是先把它们放到可以躲避电击的那个笼子里,当它们接受电击时,只需轻轻一跳,就可以免受电击的痛苦。等到狗能轻易地学会从笼子的一边跳到另一边时,再让它做几次练习。再按照前面介绍的实验程序对它们进行处理,结果发现它们不太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境地。
  2、改用那些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小狗做实验,进行同样的处理,发现它们也不容易学到习得性无助。
  联想和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因绝望而悲观、意志消沉、成天借酒消愁、怨天尤人、甚至想一死了之的人,比比皆是。这个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要让人们远离绝望,必须:
  1、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
  2、有适度的自由,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能让他从生活的各种磨难中学到应付环境的技能和信心。

我学习,我快乐:爱学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