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重实效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更新时间:2007-2-28 10:24:48 |
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进行普法教育,在网上真诚地给同学提建议,组成学生公司尝试市场经营——这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如今已成为北京市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
启发学生创设情境进行自我教育,是丰台二中等一大批学校的做法。丰台二中在针对初中学生的普法教育中,组织学生自遍、自导、自演了50多部课本剧,把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涉及法律问题的情景再现出来,让大家自己找出答案,获取法律知识,培养守法意识。
石景山区京源学校教师刘巍在讲“鲜花营销策略”一课时,抓住元旦前这一契机,让学生分组上街推销鲜花,还安排了全程跟踪摄像。学生们来到游乐场、商场门口、大街上进行推销,回来后发现各组有赔有赚。刘巍组织学生讨论企业营销,有了真实感受的学生对市场规律、企业经营者素质、价格制定、服务者文明礼仪等谈起来头头是道。北京陈经纶中学还与美国青年成就组织合作,在校内开办了学生公司——“经纶拾贝公司”,经营校园废品回收等业务,让学生在求学阶段就受到创业的训练。
在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中,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同样显著。朝阳区三里屯小学发挥学校摄影教育特色的优势,组织学生在家庭、校园和社区寻找爱。学生拍摄了大量照片,在一幅幅人与人互助友爱的美好画面中,孩子们感受到了爱的教育。
基于网络环境的德育课程给师生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北京市十一学校把交友课上到了网上,让学生上网与同学交流,很多发自肺腑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来了。
用案例说话,探索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和与信息技术整合,实现课内外结合,是北京市德育课程教师的努力方向,教师们在挖掘教育资源方面进行了广泛合作。东城区、崇文区都开通了专门的备课网络,教师课前在网上公布案例和设想,全区感兴趣的同行都能提供支持,使之丰富,通过网络实现了交互。
|
新闻录入:wangrong 责任编辑:wangrong |
|
上一条新闻: 北京民办教育突出特色发展 下一条新闻: 深圳艺术教育创新思路成果丰硕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